欢迎光临中国石油流通协会网站
【石油流通观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下游市场分析与建议
时间: 2020-05-21 来源: 分享:

发布人陆如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下游市场分析与建议》调研项目负责人,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部综合处处长、教授级高级经济师。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炼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沿线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市场潜力较大

“一带一路”地区的资源优势明显,其原油供应量约占世界总量的50%,需求量约为世界总量的33%。天然气产量约占世界的50%,需求量约占世界的42%,净出口量约3000亿立方米。“一带一路”地区的市场优势明显,沿线资源国油气产业发展不均衡,区域内炼化工业发展犹为不平衡,炼化合作空间较大。东南亚、南亚、中亚地区的国家炼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俄罗斯炼油也有较大扩能和升级改造空间,该地区炼厂总开工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部分地区和国家炼油设施陈旧,技术水平较低,油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标准有待提高,发展炼油业诉求强烈,多国提出了炼化发展计划。

(二)沿线国家炼油能力和油品需求快速增长

“一带一路”地区炼油能力的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到2020年,“一带一路”地区总炼油能力将占世界炼油能力的比例将提高到33%。2020年“一带一路”地区成品油产量将增至8.7亿吨,需求量将增至8.15亿吨。该地区成品油总体情况供大于求,但是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地区仍然面临炼化水平不足,依靠进口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困境。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炼化产品的人均消费量低,预示着该地区未来炼化产能的增长潜力大,我国炼化企业参与该地区炼化工程建设的前景较好。2017—2025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将新增炼油能力1.6亿吨/年,约需投资额800亿美元。炼化投资将推动当地炼油产业的发展,为炼化工程服务创造发展空间,同时为我国的炼化技术、装备出口带来机遇。

(三)油品质量快速升级,装置结构持续调整

“一带一路”地区的油品质量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为适应原油品质劣质化、交通运输燃料需求增加、成品油质量升级加快的趋势,“一带一路”地区在提高炼油能力的同时,将炼厂建设重点转移到提高原油深度加工和清洁燃料生产方面。该地区炼厂的催化重整、加氢裂化装置占常压蒸馏能力的比例基本与世界炼厂的平均水平相当,加氢处理比例存在一定的差距,炼厂的油品质量升级能力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深加工能力严重不足。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炼化产业存在问题

(一)油气行业产业单一,炼化规模难抵需求

“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油气行业存在产业单一、技术落后的问题,为了摆脱过度依赖单一石油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沙特、伊朗等国家强调发展多元化经济,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大力发展炼化产业,旨在延伸产业链使原油价值最大化,建设世界领先石化行业,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经济体亟需提升炼油工业水平满足国内需求。

(二)炼化设施陈旧,有待提质升级

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炼化领域设施较为陈旧、技术水平较低,改造升级需求强烈,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装置多建于前苏联时期。此外,“一带一路”沿线汽柴油质量达到欧IV或以上标准的产量仅占该地区产量的1/4左右,油品质量亟待提升。同时,产品单一化、低端化、产业链短等结构性问题突出,转型升级发展诉求强烈,多国提出了炼化发展计划。

(三)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工程技术水平落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设计、建设、服务能力和水平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和技术,大型及复杂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均需要依靠国外。石油装备制造能力弱,高端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中低端产品只有俄罗斯、阿塞拜疆、乌克兰、伊朗和印度5个国家具备生产能力。

(四)新冠疫情和低油价的双重风险

疫情全球蔓延叠加油价暴跌等因素,对炼油加工、成品油销售和国际贸易的挑战前所未有。理论上低油价给原油进口、炼化、销售业务带来契机。但是国际贸易面临着运力需求和价格剧烈变化带来的成本风险、市场价格风险、各种违约等信用及执行方面风险也陡增。亚太地区作为全球主要炼化生产及消费中心,低油价降低了原料进口成本,给炼化行业带来机会。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市场需求不旺,成品油市场不景气,许多化工产品价格急剧下跌,炼化企业开工率降低,部分炼厂面临关闭风险。出行限制和持续的恐惧导致航空燃料需求总体收缩,需求减少、大规模的维护计划以及价格战的冲击导致中东炼厂产量大幅下降。

 

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炼化合作的机遇与风险

一)我国与沿线国家炼化产业的合作机遇

1部分沿线国家的资源优势明显

2017年十大原油进口来源国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有7席,在五大液化天然气(LNG)进口来源国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有3席,管输天然气的进口来源国全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这些国家加强能源合作,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合资合作建设炼厂,确保原油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不但可以保证炼厂最适宜的开工负荷,同时也在炼厂初始设计、建设和操作过程中,可选择最优操作条件,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

2、我国与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把加快合作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在炼厂改扩建、油田工程技术服务以及装备制造等领域,中国石油企业都存在大量新的合作机遇。中国企业在炼化技术和工程建设能力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服务能力优于区内大多数国家本地公司。中国装备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和地缘优势,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强于东南亚、南亚、中东和中亚的大部分国家,具备出口的技术优势。把中国的炼化技术、装备制造和工程建设等优势与资源国的资源优势或市场优势相结合,将中国的金融优势与沿线国家的资源开发、市场培育相结合,打造双赢的利益共同体。

3部分沿线国家的市场合作空间较大

目前“一路一带”沿线国家中有45个国家属于成品油净进口国,净进口量超过500万吨的国家达到9个,依次是印度尼西亚、埃及、越南、伊拉克、巴基斯坦、菲律宾、土耳其、乌克兰和黎巴嫩。有2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净进口国,净进口量超过200万吨的国家有4个,依次是土耳其、越南、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炼化产品的人均消费量低,预示着该地区未来炼化产能的增长潜力大,我国炼化企业参与该地区炼化工程建设的前景较好。炼化投资将推动当地炼油产业的发展,为炼化工程服务创造发展空间,同时为我国的炼化技术、装备出口带来机遇。

4高层推动政府搭台,提供良好对外合作机遇

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合作中,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国大会、安理会、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有关决议或文件都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在顶层设计、规划对接、政策沟通等层面实现政府搭台,为企业开展油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保障,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期。

二)我国与沿线国家炼化合作面临的风险

1能源合作环境复杂多变

我国国际能源合作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东、中亚、非洲、美洲和亚太五大区域,这些区域政治、经济、宗教环境复杂多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中东地区局势长期动荡,中东国家政局不稳,对能源合作带来了许多障碍。一些在和平时期签订的经贸协议与商业合同,一旦遭遇政局动荡或者战乱,不仅会使企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2大国因素干扰和合作主导权的挑战

中东、中亚、非洲、拉美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油气资源富集区,是全球主要的石油供应基地和大国争夺焦点,也是大国油气利益和地缘利益结合的最为紧密的地区目前。美国提出“新丝路计划”,日本提出丝绸之路外交战略,印度提出“21世纪海上丝路”的“四季”计划,俄罗斯提出“欧亚经济联盟计划”,大国之间围绕合作主导权展开博弈。处理好与区域内大国合作发展计划的对接,扮演好倡导者、助力者和共同推动者,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3项目经济性和债务违约风险

一带一路”区内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内多数国家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合作获得资本、技术和市场,能够共同承担资本、技术输出责任的国家较少。部分国家外汇储备不足,本币大幅贬值,债务风险偏高,存在偿付风险,尤其在一些偿付风险高、欠发达的非洲国家,减免债务、推迟偿付时有发生。“一带一路”油气合作中需要充分尊重资本输出的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慎重选择项目,降低债务违约风险。

4、极端组织和恐怖袭击等安全风险

一带一路”区内国家安全风险总体偏高,主要体现在社会治安和恐怖袭击两个方面。中亚地区存在“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等极端组织。南亚地区塔利班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非常活跃,武装袭击时有发生。中东、北非地区地缘政治复杂、乱象丛生,叙利亚内战久拖不决;教派对立导致国家间外交危机、武装冲突;宗教极端组织势力外溢,针对平民的恐袭事件频发。石油合作项目现已成为恐怖袭击活动的目标。

 

、中国油气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炼化合作的意见建议

一)政府支持油气合作政策建议

1、制定完善支持政策,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一是建立支持炼化产业投资、技术与装备“走出去”的协调机制,制定完善的支持政策;二是统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的资源、市场等因素,全面评估投资项目的综合效益;三是投资项目与石油石化工程建设、运行管理、装备技术贸易营销一体化“走出去”,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形成最佳战略方案。逐步提升我国炼化装备、炼化技术的品牌形象,提升我国油气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2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

政府应加强金融合作,促进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稳定的融资环境,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实体经济发展和价值链创造,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建议国家设立“一带一路”炼化项目投资基金,并给予“走出去”承接炼化工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上一篇:【石油流通观察】职责明确!“黑加油站点”... 下一篇:【石油流通观察】中国炼油产能问题分析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