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石油流通协会网站
美国原油出口生死未卜 油品出口已“粮草先行”【未来】
时间: 2015-10-12 来源: 金银岛资讯 分享:

美国国会众议院10月9日投票通过了废除美国原油出口禁令的提案,但由于票数未能争取到足够的290张支持票,将无法防范奥巴马总统未来祭出行政否决权来“掐死”该提案。白宫方面曾表示,一旦该提案投票通过,奥巴马总统将使用行政否决权,希望通过继续限制原油出口来引导美国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这就使得该提案的相关措施前途未卜。
  废除原油出口禁令的支持者表示,恢复出口将能帮助美国的国际盟友无需依赖俄罗斯和中东的原油供应,从而改变世界能源格局。
  反对者则表示,废除原油出口禁令将导致炼油企业和船舶制造企业的部分员工失业,同时也会有害于美国的生态环境,并有害于美国的炼油行业。

  无论美国在放开原油出口这条路上还有多长的路要走,但实际上美国自页岩革命成功以来,已有计划地变相地在对外消化着本国的石油资源。下图的数据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2012年上半年,美国原油的进口量平均为891.4万桶/日,而到了2015年上半年该数字已降至722.2万桶/日,跌幅达19%。我们再来看同期的美国油品出口情况:2012年上半年,美国油品的出口量平均为290.1万桶/日,2015年上半年则为410万桶/日,涨幅高达41.3%。

美国大部分油品通过墨西哥湾沿岸PADDIII地区出口,有70%以上的油品均出口往拉美及南美地区。随着美国油品出口能力的加大,大西洋盆地的石油贸易流向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页岩革命成功以前,美国的汽油主要依赖从欧洲进口,而随着美国在满足自身基本消费需求后,开始加大油品的对外出口力度,这就令欧洲出现了上百万吨/日的闲置炼能。不仅如此,为了减少炼厂闲置,欧洲甚至还成为了美国中质馏份油的主要消费地。
  由此可见,无论美国是否放开原油出口的禁令,其试图影响世界能源格局的"野心"正在逐渐壮大。而炼制油品作为高效能的产品,一方面可以提高原料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也能够消化国内日益增加的资源,因此在原油出口尚未放开前,加大石油制品的出口不失为一个更佳的选择。
  美国的炼厂以其先进的技术及水平,相对于欧洲及拉美地区的竞争者具有更大的优势,尤其当美国页岩革命成功后,更多且低廉的原料使得美国的石油制品更具有竞争优势。美国的炼厂有2/3以上掌握在独立的炼油商手中,炼厂在缺乏上游现金流的前提下,唯有不断加大油品生产才能盈利。这一方面为炼油商打开了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为美国政府大力提倡的国内新能源,铺就顺利通行的康庄大道。
  对于美国来说,放开原油出口固然重要,因为这将影响到该国在全球能源领域中的作用,也是势在必行的。但相对于国内的炼油行业及生态环境,美国政府又不得不采取谨慎的态度。在民主党提倡环保的口号下,奥巴马政府就放开原油出口这一政策做反复的权衡,并极有可能将这"烫手山芋"留给下一届白宫内阁。如果下届美国政权由共和党执掌,那么美国放开原油出口的政策或将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