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石油流通协会网站
【石油流通观察】2019-2020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报告蓝皮书
时间: 2020-05-18 来源: 分享:

    发布人:孙仁金,《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2019—2020)》执行主编,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创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举世瞩目的成就,但2019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极为复杂,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中美贸易战的冲击等因素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降至6.1%,成为30年来最低水平。实体经济困难增多,市场需求增速变缓的压力也必然传递到中国石油流通行业的发展上,成品油市场准入门槛降低、油气行业改革市场化进入新阶段、成品油增值税率降低、成品油质量全面升级、安全环保要求提高。

一、本书核心观点

基于行业年度数据,分析总结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状况,核心观点如下。

1. 一个核心特征。2019年中国石油流通行业的核心特征是市场化发展。国家“放管服”改革以油气行业改革为突破口,降低增值税率、扩大成品油市场准入、取消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资格审批、下放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权至地市级人民政府、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油气等领域投资、放开竞争性业务、首次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原油进口、成品油出口”。这些措施激发了石油流通行业的市场主体活力,形成了行业共识,石油流通行业市场化改革进入实质启动阶段。

2. 二个政策亮点。国办发〔201942号文《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紧贴中国成品油市场实际,不但稳定了消费预期、提振行业信心,而且带动了油气物流、批发、零售及加油站终端的全产业链发展,给民营石油流通企业注入活力,成为石油流通行业市场化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保障。

3三个市场变化。市场实质性开放、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市场竞争白热化是2019年中国石油流通行业的三个重要变化。

市场实质性开放从2018年《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实施开始,取消中方加油站控股限制,标志着我国加油站投资对外资全面开放,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年初壳牌全资子公司壳牌(浙江)石油贸易有限公司经商务部批准获得国内成品油批发资质,成为首个在我国拥有成品油批发资质的外资企业,标志着我国成品油市场进入实质性开放阶段。

随着矿权改革深入发展的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伴。首先取消了外资进入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的限制,《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从产权制度建设的角度为自然资源管理改革指出了方向,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油气勘查开采力度,油气上游一系列改革措施传导到中下游油田技术服务、炼油化工及成品油销售领域,使下游市场主体不断增加。

市场竞争白热化是前两个变化的必然结果。市场不断开放,多元市场主体不断进入,使本就供过于求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加之国家强化行业监管及税收管理,行业整体利润变薄,部分竞争力弱的企业经营困难。

4. 四个判断。一是石油流通行业的价格管理是趋于放开的;二是成品油资源过剩、出口权将更加开放;三是成品油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强;四是成品油市场监管将逐步向石油流通行业全产业链的事中和事后监管过渡。

二、2019年中国石油流通行业整体状况

1.炼油产能过剩依旧。截至201912月,中国炼油厂共191家,山东拥有70%以上的独立炼厂,但中国炼厂呈现严重两极分化。一次加工能力达到9.18亿吨/年,同比增加6.37%。炼油产能供过于求,结构性过剩仍旧突出,传统炼厂面临转型挑战。行业利润下降,2019年炼油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35%,同比下降1.90%

2. 成品油价格波动剧烈。2019年成品油价格震荡较剧烈,成品油价格虽未完全市场化,但与成品油供求关系更加紧密。全年调整25次,十五涨六跌四搁浅。2019年底较年初汽油累计涨幅每吨680元,柴油累计涨幅每吨675元,油价行情整体有所回暖

3. 成品油进出口稳定。2019年中国成品油出口热进口冷,成品油出口贸易配额大幅上升,出口结构保持不变,柴油仍为主要出口油品。成品油进口非国营企业数量涨幅较大,但非国营成品油允许进口量不变。中国成品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出口以亚太地区为主,东部沿海省市是成品油进出口的主要区域。

4. 成品油储运与燃料油平稳、绿色。2019年是中国成品油库存市场发展较平稳,油库和码头发展势头良好,但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成品油依旧供过于求,储运经营压力增大。受国际海事组织全球船用燃油限硫政策影响,2019年低硫船燃成为燃料油市场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国内炼化企业低硫船燃生产步伐加快,燃料油价格与船燃价格全年宽幅震荡,总体先扬后抑。

5. 加油站增速放缓。2019年加油站总量微弱增长,达到106556座,同比增加1856座,增速继续放缓,由2018年的2.65%降为1.77%。国有企业主要通过改扩建带动加油站提质增效,新建加油站数量较少。外资扩张加油站网络的规划在政策支持下顺利实施,独立炼厂和民营加油站的数量增加较为明显。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等利好政策推动下,加油站探索非油业务生态圈,加强自有品牌商品开发,尝试社交电商,非油业务销售规模保持增长态势,经营效益也有所提升。

6. 航煤需求保持强劲。2019年中国航煤产能结构变化较大,新增产能迅速投产,供油能力提升,民营企业航煤产能逐年上升。航煤市场需求强劲,民用航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航煤消费指数增速呈现出区域性差异,航空煤油和进口保税航煤到岸价振荡上涨。生物航煤在中国的研发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已进入产业化和商业化阶段。

7. 成品油市场和客户分化。2019年中国成品油消费量继续保持增加且增速有所回升。分油品看,受新能源汽车替代和出行方式改变影响,汽油消费增速有所放缓,在成品油消费中占比与2018年相同;柴油消费继续保持负增长,消费占比同比下降;煤油消费受航空业快速发展影响继续高速增长,消费占比同比继续增加。2019年成品油市场批发客户中的机构用户成品油需求依旧呈现减少趋势,消费占比略有减缩;中间零售商客户需求呈减少状态,在成品油批发市场中占比缩小;社会加油站客户需求增加,消费占比有小幅增加。

8. 乙醇汽油及新能源汽车占比有限扩大。2019年中国继续大力推广乙醇汽油、新能源汽车、氢能源等新能源产业,在政策法规、投资引导方面工作效果显著。燃料乙醇项目保持增加的同时乙醇汽油占比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氢燃料电池出货量持续增加。但同时,乙醇汽油市场推广受阻、新能源汽车“骗补”现象滋生、加氢站投资和费用居高不下等系列问题逐渐暴露。

三、2020年展望:五个趋势

2020年伊始美伊冲突、WTI期货首次出现负油价等加剧了国际油气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展望2020年,中国石油流通市场将呈现开放化、市场化、多元化、规范化和价格波动常态化的发展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油气消费需求下降,对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带来较大短期冲击,成品油消费量大幅下降,库存压力骤升,炼厂开工率下降,所有石油流通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随着国内疫情控制,我们认为2020年下半年正常情形油价将介于30-50美元/桶波动,成品油价格波动将更加频繁,但波幅减小,油气消费需求下半年应该可以恢复疫情之前的水平。当然低油价持续也将对产业链的结构调整带来契机,推动下游参与者的质量提高。

2020年机构用户和中间零售商的需求将继续走低,民营加油站将继续增长且幅度增加;零售客户中的汽油客户继续增加且增长幅度缓慢,柴油客户继续保持缓慢下降。预计成品油批发行业竞争将加剧,汽柴批发规模将扩大。成品油出口面临疫情带来的全球需求疲软,出口量将受到限制,国内成品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成品油期货品种可能上市,“一带一路”将继续带动石油国际贸易,通过亚太市场对全球石油市场形成进口与出口的利益制衡局面。成品油流通监管将会进一步加强。

国务院发布同意《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商务部等10部门起草了《关于促进石油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从2020417日正在向公众征求意见。将加强石油成品油流通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对成品油零售经营实施许可管理、加快转变成品油流通发展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新版《中央定价目录》已经于51日起来实施,尽管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未作调整,但突出了垄断环节价格监管和竞争性环节价格市场化改革方向,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适时调整,将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价值定价体系。

预示着2020年,成品油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更多市场主体将参与竞争,进行加油站的投资建设,加油站数量将小幅增加,国有石油公司的地位进一步遭遇挑战,竞争也将进一步白热化;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新能源消费政策刺激、居民出行方式共享化、绿色化的影响之下,成品油零售市场需求增长低迷。再加上国家标准驱严,消费升级,油品质量将不断升级,高品质油将成为零售端竞争的关键,加油站将继续实施一体化多元业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的融入,使得加油站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显著。为促进成品油市场有序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央和地方政府将继续规范和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管工作,引导成品油零售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随着经济在下半年可能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石油行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可再生能源及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传统油气的替代将快速增加,前景强劲,替代速度和替代率将超过之前预期德国联邦能源与水业协会日前也发布数据称,2020年第一季度,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电力消耗量的52%IEA最新发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已经快速增加到17.9%,这个趋势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将持续冲击全球传统石油流通行业;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第一已经超过40天。这将对传统成品油流通行业产生较大且较快的冲击。

上一篇:【石油流通观察】纵论油市新走势:油价暴跌... 下一篇:【石油流通观察】我国石油进出口配额使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