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石油流通协会网站
解读:WTI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差缩水之后
时间: 2015-09-17 来源: 金银岛资讯 分享:

自2015年8月下半月以来,WTI与布伦特之间的价差加速缩水,截至9月15日,WTI与布伦特的价差已缩水至2.04美元/桶,是今年1月下旬以来的最小价差。从历史数据中发现,在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WTI与布伦特的价差基本维持为正值,两者间的正常价差在3-5美元/桶。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WTI与布伦特的价差在较多的时间内都转为了负值,从2010年四季度开始,WTI与布伦特价差为负值就成了常态化。

  那么,是什么原因在引导着今年以来全球两大主要基准原油价差的缩水?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波动的成因。
  WTI原油是美国的基准原油,主要反映了美国的原油供求及贸易状况,因此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价时都以WTI作为基准油。由于贸易地域的局限性,WTI的现货交易量远逊于布伦特原油。布伦特原油是亚欧地区的基准原油,全球约占60-70%的原油交易量,都是以北海布伦特原油为作价的基准油。
  2008年以前,由于WTI和布伦特原油在品质和价格上均非常接近,因此二者基本保持涨跌同步,且WTI的价格一般较布伦特高3-5美元/桶。然而随着全球原油贸易格局的逐步演变,近几年来全球的原油生产及消费重心发生了转移,导致WTI和布伦特的价格波动也开始出现了分化,经常会有价格涨跌不一致的情况。
  WTI的局限性已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其价格的高低大部分的时候都会受到美国库欣原油库存的影响。今年以来美国库欣库存开始高度涨库,4月份的时候甚至涨到了6200万桶以上的历史最高位。对比WTI原油价格不难发现,WTI价格与库欣库存成反比例关系,而今年高度的涨库令WTI价格一蹶不振。

  而相对于布伦特的价格来说,则越来越多地受到亚洲经济形势的影响,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又以一匹黑马的形式成为了影响布油价格的主导力量。从图3中不难发现,今年6月份以来,中国的股市变化牵动着布油的心,无论在大势上或是关键转折点上,中国股市的变化都惊人地引导着布伦特原油的价格的波动。

  在了解了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后,也就不难理解今年这两大基准原油价差缩小的原因了:
  对于WTI来说,自今年4月中旬库欣库存创下历史新高后,就进入了一个下降的过程。此外,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也结束了长达7个多月的上涨,自4月下旬从4.9亿桶的历史高位回落至8月底的4.5亿桶。原油库存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WTI的压力,令WTI价格的下跌频度与幅度有所收敛。
  而对于布伦特来说,欧亚经济的不景气,加大了其下行的压力。上半年希腊危机再次牵动欧元区的心,虽然最后希腊危机以拖延的形式暂时缓解,但随后该国股市的大跌引发了欧洲股市的下挫。进入下半年后,中国股市以风卷残云的速度袭击了全球股市,令布伦特价格持续承压。
  因此不难看出,正是由于各自此消彼长的影响因素的变化,导致了WTI和布伦特原油价差的缩水。

  那么,当WTI和布伦特原油的价差缩水后,对全球原油市场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1、欧美套利机会的减少。北美洲及欧洲作为全球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区块,其原油的贸易十分活跃,因此当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之间的升贴水在消化了运输成本后继续放大,那么就会刺激两地间的原油套利贸易。此外对于亚洲来说,由于大部分时间都会以布伦特原油为定价参考,因此当WTI和布伦特原油的价差扩大时,就会产生利益选择偏好,将会加强效益更高的原油的贸易活跃性。所以,当WTI和布伦特原油的价差缩水后,全球尤其是欧美地区的原油套利机会将会大大地减少。
  2、重新平衡市场资源关系。由于全球大部分石油产品的价格通常以布伦特原油为基础,因此当WTI和布伦特原油的价差缩水后,美国销往国外的石油制品不再具有成本优势,因此美国或将降低炼厂开工率,同时减少原油的产量及进口量。此外,由于套利机会的减少,不得不令海湾产油国重新评估自身的原油产量,在WTI和布伦特原油的价差再度拉大前,主要产油国的原油供应量很难有支撑继续扩大的理由。这对于当前供大于求的全球原油大环境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利好,WTI和布伦特原油的价差变化,可以令市场发挥自行调节资源的机制。
  3、促进美国原油出口禁令的解除。近期关于美国恢复原油出口的呼声,在美国国内再度高涨,这与WTI和布伦特原油的价差缩小也不无关系。美国国会在1975年通过的《能源政策与节约法案》禁止了该国的原油出口,禁令在实施了近40年后,于2014年12月30日开始破冰,美国官方发布的“凝析油出口指引”为原油放开出口奠定了基础。虽然美国的共和党积极提倡解除禁令,但众议院尚未明确表态,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美国放开原油出口只是时间问题。只有当更多的美国原油参与到全球石油贸易市场,石油美元的霸主地位才难以动摇,如果WTI和布伦特原油的价差一直保持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则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所以,在WTI和布伦特原油的价差缩水到一定程度时,呼吁原油恢复出口、进一步增加WTI的活跃度及影响力,有着其现实的意义。

  因此可见,当WTI和布伦特原油的价差发生变化后,全球的石油贸易环境也会随之悄然发生改变。进入9、10月份,美国将进入汽油消费淡季,且部分炼厂也将进入检修季,因此库欣库存可能再度面临上升的压力,WTI与布伦特的价差可能再度拉大。而到了11、12月份,美国的取暖油需求将会回暖,而亚欧的经济环境可能依旧令布伦特原油承压,届时WTI与布伦特的价差有望再度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