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临时豁免权,这八个国家分别为中国、印度、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台湾和土耳其。在消息公布的瞬间,国际油价曾一度上涨,根据金联创的价格数据跟踪显示:北京时间19:45-21:35之间,WTI从62.70美元/桶涨到了63.90美元/桶,涨幅为1.2美元/桶。此后WTI继续上冲到64.15美元/桶后,又进入了下降通道,最低跌至了62.69美元/桶,跌幅为1.46美元/桶。
国际油价先扬后抑的走势,一方面是受到了制裁伊朗消息的提振,另一方面又受到了八个国家获得豁免权的打压,因此最终走势平平,WTI的结算价与前日基本持平。之所以走出平淡的走势,与市场已在前期消化了该消息有关,早在9月初的时候,美国就赦免了印度进口伊朗原油的权力。此后在10月份的时候,为了抑制过高的油价以对美国中选形成支撑,美国方面又进一步表态将会继续赦免一些国家。在该消息释放如期,原油价格就开始因预期的落空而开始走跌,WTI从年内最高76.41美元/桶的高位,回落至11月5日的63.10美元/桶,跌幅为13.31美元/桶或17.42%。
也正是由于油价已消化了该因素,因此当美国宣布制裁伊朗并豁免八个国家的消息时,市场表现得尤为平静。撇开美伊制裁对油价的影响关系不说,这次制裁风波的另一个亮点是中国也获得了豁免权。
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战一直打得如火如荼,由于中国的原油期货实现了人民币交易,且一些产油国与中国之间实现了原油的人民币结算,令美元的地位受到了动摇,因此美国一直"咬"住中国不放,表示将对中国进行严厉的经济制裁。在几番交涉及对峙之下,美国显然正在向中国逐步做出妥协。
第一次妥协,是8月初美国宣布对价值160亿美元的进口中国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但将原油剔除在了征税商品名单之外。针对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战,中国油企在8月初就开始停止进口美国原油,这对于中国占据美国原油出口份额20-25%的事实来说,美国方面受到的损失明显大于中国。在政治及经济利益关系面前,美国不得不做出让步,中国的油企也在10月份重新恢复了从美国进口原油。
第二次妥协,就是此次美伊制裁,中国被列为豁免国家虽然有点意外,但即使没有获得豁免权,中国也不会畏于美国的强权减少从伊朗进口原油,因此中伊之间早已实现了原油的人民币结算。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伊朗原油2444万吨,同比上涨3.91%,位居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国第六的位置,可见伊朗在中国原油进口角色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而美国在今年也跻身于中国进口来源国第十的位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累计进口美国原油1219万吨,同比上涨了156%!可见如果美国放弃了中国市场,将会造成前所未有的损失,因此不得不对中国做出让步。
虽然美国在经济及地缘制裁上都就原油这一大宗品对中国做出了顺水人情般的妥协,但我们不得不看到的是,在豁免名单中赫然有着"中国台湾"的字样。这份看似为了避免油市过分动荡的豁免申明,却为中美关系埋下了隐患,可以预见的是,中美贸易战还将继续,并将持续作用于能源市场,这也将成为2019年原油市场中的重大不确定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