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石油流通协会网站
油价破40美元后还能走多久?
时间: 2015-08-25 来源: 金银岛资讯 分享:

导读:股市是反映经济的晴雨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中国股市的接连暴跌引发全球股市恐慌,油价刷新6年半新低。

8月24日(周一),中国A股收盘大跌8.5逾八年半来新低引发担忧,亚洲股市随后纷纷跳水,同时,欧洲股市和美国股指期货亦大幅下挫,基本回吐了今年以来的涨幅。投资者担忧市场将再度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时股灾,致使恐慌情绪蔓延,原油期货遭遇抛盘,美原油及布伦特油价纷纷刷新6年半来的新低。

股市是反映经济的晴雨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经济发展受到全球瞩目。而近段时间以来,中国人民币的大幅贬值、股市接连暴跌,令市场担忧中国经济恐硬着陆,从而抑制石油需求。

除此之外,全球石油市场的供应过剩也是引发油价下跌的因素之一。石油生产商似乎已经接受了油价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低位运行的事实,虽然不少石油巨头如壳牌、道达尔等纷纷宣布2015年与2016年减少石油勘探的投资,但产量不会在短时间内减少,加之,先前投资项目还在持续,故产量还将有所增长。另外,随着夏季驾车高峰的结束,美国即将进入季节性需求淡季,炼厂开工率下滑将削弱原油需求,从而令库存进一步增长。

同时,伊朗增加石油出口也如一枚“定时炸弹”,虽然何时能够恢复正常产量未可知,但伊朗大部分原油储存在海上,一旦制裁取消,将有大量原油涌入市场,并加剧市场供应过剩的负担。

2015年已过大半,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油价是否还会想延续跌势?我们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其一,OPEC方面。油价长达14个月的跌势,令不少海湾国家苦不堪言。虽然委内瑞拉及厄瓜多尔曾多次向OPEC组织提出减产需求,但被OPEC组织拒绝。虽然OPEC在去年11月决定将日产量目标维持在3000万桶以上,但近半年的数据显示,OPEC产量远远超过3000万桶之上。其中,贡献最大的包括沙特、伊拉克等国。自今年夏季以来,沙特石油产量维持1000万桶左右,除要满足本国炼厂石油需求之外,剩余石油出口至欧洲、北美地区以满足海外需求。而进入9月份之后,美国进入季节性需求淡季,原油需求将会放缓,考虑到海外市场需求减少后,沙特或将减少其产量。从另一方面说,油价长期低位不符合该国经济利益。

其二,对于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来说,目前油价已逼近成本线,倘若油价继续下滑,将会令石油生产商蒙受损失。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也会抑制美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不利于美联储货币政策。

其三,当前美国汽油市场价格持续低位,且有分析表示,汽油的零售价格很有可能进一步下降。下游产品需求疲软也会拖累上游开采积极性,或能抑制美国原油产量的进一步增长。

从某种程度上说,过低的油价不仅不利于整个原油产业的健康发展,更是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故而我们预计在进入9月份后,国际油价将会出现一个见底震荡的过程,WTI或将运行在35-40美元/桶之间,布伦特有望运行在36-42美元/桶的区间内,期间不排除油价可能跌至30美元/桶的极端价格。